植物体内发现稀土矿?我科学家突破发现引领绿色采矿新纪元
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朱建喜研究员团队在一种名为“乌毛蕨”的蕨类植物体内,首次观测到稀土元素在植物组织细胞间“自我组装”形成“镧独居石”矿物。
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朱建喜研究员团队在一种名为“乌毛蕨”的蕨类植物体内,首次观测到稀土元素在植物组织细胞间“自我组装”形成“镧独居石”矿物。
由于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、机器人等高增长行业,我们预计未来3-5年,稀土需求年增长将提高到约10%。虽然在政策支持下,全球稀土供应链建设可能会加快,但我们认为中国凭借显著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仍将占据核心地位。
10月28日,稀土行业龙头企业盛和资源(600392.SH)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。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实现营业收入61.79亿元,同比增长13.62%;归母净利润3.77亿元,同比激增650.09%。
北极圈的冻土下,埋着俄罗斯2850万吨稀土矿——这份能排进全球前五的"战略家底",本该是俄罗斯突破西方制裁的王牌。但最近绍伊古的一个决定,却让外界直呼"看不懂":这位国防部长亲自牵头,掏出7000亿卢布(约615亿人民币),誓要从零建起一套"挖矿到成品"的完整
10月9日商务部的几则公告,直接让全球稀土圈炸了锅:不只是稀土矿、氧化物这些资源,连开采技术、精炼设备、甚至萃取药剂都被纳入出口管制,11月8日起没有许可一律不准出境。更狠的是“长臂管辖”——境外产品只要含0.1%以上中国原产稀土,或用了中国技术,出口第三国就
最近稀土圈里最热的话题,莫过于“包钢要吞并北方稀土”的消息。不少行业人跟投资者都在琢磨:这两家要是真整合了,会不会把整个稀土行业的格局都改了?但懂行的都知道,“吞并”不是嘴说说就行,得先过“矿价拉锯”和“资产整合”这两道硬坎,哪一道都没那么容易跨过去。
但眼下的现实却是美国居然还在同一个看起来空空如也的“矿坑”里反复下注,指望用不存在的稀土来换回自己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全部本钱。
“稀土”指的是一组化学性质相近的17种元素,它们是制造众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第二十五届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中有一件名为“稀土矿的冶炼分离方法”的专利,它是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05月2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发明申请,该专利于2019年5月31日被授权公告。在众多矿产冶炼分离方法的专利中,为什么这篇能脱颖而出得金奖?在
早期模式:矿山开采的稀土精矿主要运输至中国进行冶炼分离(约70%精矿运回国加工),仅小部分在越南、美国当地的稀土分离厂进行初级加工(如镨钕金属),以规避贸易限制。
9月11日,海关数据显示,今年8月份,中国稀土出口量环比下降3.4%,但出口金额却从7月份的3640万美元增长至5500万美元,环比增幅达到51%,呈现“量减价增”的态势。可以看出,稀土已然成了抢手资产。